2021年11月10日,学院“钟爱阅读”读书会如期举办第二期读书活动。本期读书会报告人为本科一年级同学张国翔、孙畅、刘可欣、戴思佳、邓雨婷、金玲、程羿文、王睿熙、卞煊雅。学院雷婉璐老师、彭亚瑗老师、申屠晓莉老师、郑淑珺老师再次参与本期读书会并给予点评。学院党委书记朱玲萍莅临读书会,本期读书会由肖建飞教授指导并主持。
历史学家伊恩·克肖在企鹅欧洲史第8卷《地狱之行:1914-1949》中这样开篇,“20世纪的欧洲去地狱走了一遭”。与人类历史上此前与此后所有的战争相比,对二战的不正义性达成了最大的共识,惩罚罪行更是同盟国的坚定决心。欧洲试图结束地狱之行,期盼在战火余烬中涅槃重生,踏上回归之路。纽伦堡审判是走出地狱的出口。所以,肖建飞教授选定了《纽伦堡审判:对德国法西斯的法律清算》一书。
虽然没有成文法,没有先例,没有统一行使的审判权与检查权,自然也没有成熟的法律依据和诉讼理由;意见不一的检察官,无合作辩护的律师,在一年的审判中逐渐学习的法官,但这一场审判不得不为。纽伦堡审判不仅是司法行为,也是国家政治行为,在政治妥协与法律理想之间,可以看到美国人的锐气自信、英国人的圆通务实、法国人的弱势自尊、苏联人的大国强势。尽管不乏争议与批判,纽伦堡审判仍不失为具有开创性和革新性的伟大历史事件。假如没有纽伦堡审判,将是人类历史难以接受的缺失。
阅读报告以“纽伦堡审判中的罪与罚”为主题,基于结构-关系的视角,剖析审判要素与典型案件,九个子问题分别是“纽伦堡审判:政治权衡与妥协后的选择”“由谁审判:军事法庭中的检察官与法官”“依据什么审判:法律依据的制定与适用”“对谁来审判:选择个人被告与组织被告”“如何定罪处罚:四项指控认定与量刑”“邓尼茨的轻刑:潜艇战的有效辩护”“沙赫特的无罪:理性与感性的争锋”“为什么罗森堡必须死:思想宣传行为的定性之争”“纽伦堡审判的回溯与展望”。
四位与谈教师对九位同学的报告思路、文本准备、现场表达逐一点评,同时提出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之争、“平庸之恶”如何追责等法哲学难题。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剖析启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,同时也破解同学们阅读期间的众多疑惑。
富兰克林曾说过:读书是易事,思索是难事,但两者缺一,便全无用处。引导同学们学会读书与思索正是读书会的初心。